Production: 細胡/Eddy/Dave 車輛提供: 萬里達車行有限公司
TMAX操控正爆之謎
為何傳統綿羊的操控不及電單車好?新手也能答:自動變速的主動權不夠手動變速高,輪圈直徑較細小不夠穩定。但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傳統綿羊採用後置引擎設計,樞軸點(pivot point)在引擎的前方,引擎和傳動組件附在尾搖臂上,隨著尾避震的伸縮而上落。試問一臺重心偏後又會上下移動的細輪機器,操控怎可能會及得上真正電單車?在2000年甫一推出便驚動全球的Yamaha T-Max 500 ,革命性地推出樞軸點設在引擎後方的中置重心佈局,讓引擎安坐在車架中,不會隨著尾避震的伸縮而上下移動。配合世界首臺被安植入綿羊的四衝程水冷直二引擎,讓T-MAX的操控和動力,都突破了綿羊以往極限。
新TMAX的戰鬥值比舊TMAX更高!
2008 T-MAX 500的操控非常輕盈,坐上車搖兩下便會明,係輕到你唔信。而且動力傳送的過程是平滑無震的。如果不看轉數計,你很難從把手、地臺或座位去感受到引擎工作的情況。新TMAX的rolling start加速力更是令人收貨。以90km/h巡航推上145km/h所需要的時間,比你想像中還要短。
原庄排氣喉雖然寧靜,但仍滲出陣陣結實的雙缸排氣聲浪,一點也不似綿羊排氣聲。從舊款TMAX的經驗推斷,當更換了全梳死氣喉後,TMAX馬力在中至尾段會更好爆,戰鬥值會更高。
新TMAX比舊款更舒適實用!
新車的整體呎碼和舊款相若,不過車頭造型比舊款稍微大了一點,明顯地提高了對騎士的氣流保護。尤其在冬天時,雙膝和胸前完全沒有感受到寒意。值得一讚是新TMAX的長風檔是兩截嵌入式設計,令風擋長度「可長可短」。在夏天時你可以把錶板以上的風擋拆除變成短風擋,冬天時裝回長風檔便可。設計簡單但非常聰明實用。高速巡航時長風檔也沒有因為分開兩截而發出不尋常的抖動。
新TMAX的操控比舊款好!
2008 T-MAX 500的把手和座位都向前移了10mm,但腳位維持不變,令到駕駛姿勢更中置,更有駕駛電單車的感覺。多謝全新的CF鋁金金車架和43mm頭擔,新T-MAX在彎路的操控表現比起舊款更上一層。輪圈直徑達到15吋的頭擔在過濾不平路面時對車體的影響更加輕微,即使車身在大幅度傾斜時,車體表現仍然相當穩定。在中低速彎道上,T-MAX 500的彎性著實可媲美跑車。
新TMAX比舊款TMAX更易落腳!
舊款TMAX係好車,但可惜唔係人人都舞得佢掂。因為車身有一定闊度,騎士落腳時雙腳有點像「括弧」般提起腳尖包著TMAX跳芭蕾舞。新TMAX則明顯改善了這問題,「括弧」的感覺消失了,座位矮了,車身窄了,落腳的地台位也收窄了,令大部人車主都可以告別上一代TMAX跳芭蕾舞的時代。
第一批幾十臺TMAX全部一掃光!一起升級吧!
新TMAX車主很多都是從SilverWing 600轉投TMAX懷抱。相信很多Majesty YP400的車主,都會有興趣知道,如果轉騎T-MAX之後究竟會有那些分別。不提加速力,單是過彎的穩定感和信心指數,T-MAX便遠勝過YP400,而且仍然維持相同的舒適度!不過在享受高兩班的加速力和操控的同時,無可奈可地要放棄YP400一半以上的儲物空間。要貨羊還是要跑羊?視乎你是司機還是公子:)
大羊先鋒再進化
數數手指,Yamaha T-Max 500面世至今已有六個年頭。回想當年,這台以"maxi-scooter"概念研發,首次衝破400c.c.級數的雙氣缸中置引擎大羊,甫推出市面即引來一陣搶購熱。
無可置疑,Yamaha當年為大型綿羊定下了一個新基準,同時也牽起了這類高性能大羊的戰火。
在其他對手一味加大引擎排氣量以得到更大的馬力輸出,08年新款T-Max卻仍以一具499c.c.雙氣缸作為動力心臟。
基本缸徑衝程未變,壓縮比仍維持在11.0:1。可想而知新TMAX的帳面數據應與上代相比不會有太大進步。
【精益求精的內部改良】
廠方強調新款T-Max著重「輕快」的騎乘感,讓騎士能更加享受到在都市騎乘的樂趣。Yamaha認為,T-Max所能給予的動力輸出已足夠,所以並未對引擎部份作出太大改動。
雖然引擎模式和容量皆與舊款相若,但因應車架佈局的改變使風盒與引擎的位置拉近,鮮風能夠更直接輸送到引擎燃燒室,提高了吸排氣效率。
汽缸前傾的中置引擎,使新款T-Max保持低重心的優勢,有利操控。內置平衡軸則為減輕引擎震動而設,讓騎者於長途騎乘時更為舒適。
改良了的電噴系統供油程式,使新車在得到更線性馬力輸出的同時,配合新設計的跑車級死氣喉,死氣排放也乎合歐三的嚴苛環保限制。
聰明的你一定會問︰那新款T-Max的賣點在哪?她以什麼跟其他高性能綿羊抗衡呢?......看下去吧:)
【跑車化車架】
為了造就輕快的騎乘感,配合減輕車體重量也是車廠研發新款T-Max的一個重要課題,其中最直接的便是減輕車架重量。08年全新TMAX最為驚艷的地方是車架竟然使用鋁合金作為車輛骨幹,而且是採用CF Die-Casting鑄造技術來製作08年的TMAX!
CF(Controled Filling ally die-casting Technology)鋁合金電腦印模鍛造技術能製造更複雜的外型,並同時準確地控制車架的厚度,讓受力支點厚一點。最重要是能有效減少氣泡形成,利用電腦感應器控制模件內不同部份的吸力,讓鋁合金更準確和更快速地被注入模具內,令注模時間可以縮短了五倍之多,所以溫度控制更佳,令製成品的密度和剛性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改善。
以往這種車架製作技術,只能在超級跑車或高性能的街車身上找得到。雖然Majesty YP400的車架也是採用CF技術製作,但TMAx的全新車架看來更精密更接近跑車規格。
新車架比上代更瘦身、更輕盈、剛性更出眾,亦使整體車重較舊款輕5KG。為了讓T-Max的續航力強,新車架同時預留了更多空間給油缸,新的油缸容量增至15公升大。
在配合重心置中的設計理念為大前題下,引擎鎖點也跟著往前傾。Yamaha在研發這台車架的時候,更邀請了多位車手落賽車場進行實地測試,確保新款T-Max車架能提供接近超跑級數的穩定操控性和敏銳度,可謂落足重本!
【活化車身外型】
雙頭燈和側邊T-Max的迴力刀側蓋設計保留,但整體革新的感覺並未像同廠07 Majesty般來得大。
死氣喉設計可算是新車最激進的一環,又長又粗的衝天炮,也是以往只能在超跑上看得到的設定,T-Max像是跟人訴說著︰「我也可以跑得很快!」
同樣經臨床賽道測試的新款啡呤,線條較上代圓潤一點,看起來大方得體,而風阻系數也較舊款為低。原廠風鏡容易御下,方便車主因應不同場合更換高低風鏡。廠方表示,騎乘中的啡呤和原廠高風鏡可完全排走雨水,減低下雨對騎士的影響,落雨無有怕,安全性加分!
【操控與舒適並重】
騎者與乘客位置較舊款前移了少許,目的是將重心更歸一。在重心分佈更平均的佈局下,帶來了更佳的操控性能。
但以上並未影響到騎乘舒適性,因為把手位置同時也向前推了15mm。基本上,坐姿與舊款的分別不大,但操控感卻有所提高。
【貼心配備】
前後坐墊皆以兩層不同密度的物料製造,讓騎者與乘客有良好的承托,提供更佳的舒適性。座高是中等高度800mm,比舊款稍為高了5mm,但寬度有所收窄,反使雙腳更容易落地,慢車時也容易操控車子,不致失去平衡而左搖右擺。
車廠繼續為T-Max找尋更多的置物空間,位於把手下 方即增設了一個置物箱。這裡的空間足以擺放手套、散銀等雜物。
晶片車匙隨車奉送,以減低車輛失竊的機會。可能你會問,為何不使用更方便的Smart Key啊?!
這點車廠當然明白,無匙啟動的確是個很好的賣點,但在因應T-Max的造價成本和與同廠新車Majesty YP 250的衝突點後,無法不捨棄這項設定。
【硬體增值】
要收停這台充滿運動氣息的大羊,少不免要有強勁的掣動系統輔助。三碟掣動與舊款尾期版看齊。唯車廠在收集過舊款T-Max的各項改裝資訊後,知道車主們都喜歡改裝頭鮑魚以提高掣動性能。
今回Yamaha更主動地為T-Max配置更好收的雙子星對向四卡鉗,迫力牛角也升級至可調較式,同時提供了ABS防鎖死剎車系統(ABS版本)。在實用與安全性層面來說,都值得拍掌叫好。
頭轆鈴加大至15吋,頭Fork也由以往的41mm增至43mm,而軸距也輕微加長了5mm。以上的硬體優化帶來了更穩定、舒適的巡航享受,也較能克服不同的路面狀況。
2008 Yamaha XP500/A TMAX 規格表
引擎形式 四衝水冷並列雙汽缸
缸徑 x 衝程 66.0 mm x 73.0mm
壓縮比 11.0 : 1
總排氣量 499 cc
最高馬力 43.54ps/7,500rpm
最大扭力 4.73kg-m / 6,500rpm
車架形式 鋁合金CF Die-Cast車架
傳動系統 V型皮帶無段式自動變速
燃油供應 電子燃油噴注系統
前懸掛系統 43mm套管前叉,120mm行程
後懸掛系統 油壓避震 預載調較,116mm行程
輪胎(前) 120/70 - 15
輪胎(後) 160/60 - 15
前掣動系統 267mm雙碟配四活塞掣動卡鉗
後掣動系統 267mm單碟
長 x 闊 x 高 2195 x 775 x 1445mm
軸距 1580mm
最低離地距 153mm
座高 800mm
乾重 203kg
油缸容量 15公升
Home » Yamaha » Yamaha Tmax 2008
Monday, June 30, 2008
Yamaha Tmax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